|
楼主 |
发表于 2011-6-22 19:41:00
清 戈涛 题瀛州书院图
桃李吹春风,披图已色喜。
不有慈惠师,孰为弦诵理。
吾乡汉名邦,文献有遗轨。
寂寂诗经村,悠悠广川里。
久废固将兴,今复其始矣。
曰惟太守贤,广舍劳经始。
其南面层城,瀛台郁相峙。
缭垣树青槐,影落泮宫水。
其中祀毛公,厥配惟董子。
蔚乎髦誉俦,观感以兴起。
德造日有成,风声浩盈耳。
恨不与其间,观彼揖让美。
抚卷三叹息,作诗寄仰止。
瀛州书院,原坐落在河间县城内东南隅,建于清乾隆年间。据乾隆《河间县志》记载:河间城内原有县学、府学、唯独没有书院。到乾隆十七年(1746)十一月,杜甲任河间府知府,看到堂堂河间大府连座书院都没有。杜知府上任不久就和同僚们议论筹建书院的事。次年(1747)春,同知(官名)洪东阆来帮助杜知府操办修建书院事宜。选院址、定院名。院址选择在南面临水、北近孔庙,环境幽雅的府城东南隅。因河间一度称瀛州,院名就叫“瀛州书院”。
瀛州书院启用后请名师担任主讲。县首招生竟二十四名。生童待遇,每天每生由书院代给膳食费银五分。每月两大课书院还赏生童纸笔银,以资鼓励生童上进。一时间,瀛州书院名声大振,学子云集。
瀛州书院集藏书、授童为一体,还兼一府举子乡试的考点。据说:清代大臣纪晓岚、御史裘晓华、戈涛、进士左乔林等人都是迈过瀛州书院乡试这首门槛步入青云的。可惜的是:随着时间的推移,瀛州书院在历史风风雨雨中屡修屡损。“七七事变”后,日军飞机对河间古城狂轰乱炸,古迹横遭灭顶之灾。
|
|